俗話說,有病三分治七分養(yǎng),這里的“養(yǎng)”指的就是飲食起居。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(jié)、骨骼、肌肉、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,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。程度不同的免疫性炎癥反應,可致成各種組織和器官損傷,甚至造成致命性損害。因此,“養(yǎng)”對于風濕關節(jié)痛很重要,那么風濕關節(jié)痛的該怎么飲食呢?

醫(yī)生解說:風濕關節(jié)痛吃什么好
1、飲食上應選擇較容易消化的食物,烹調方式也應以清淡爽口為原則,少吃辛辣、油膩及冰冷的食物。
2、多吃開胃的食物例如大棗、薏仁等,尤其薏仁具有袪濕的作用,煮成薏仁粥或和綠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選擇。
3、盡可能的減少脂肪的攝取,熱量來源要以糖類和蛋白質為主,若是體重超過標準,要逐漸減輕體重。
4、身體若屬熱性,應多吃綠豆、西瓜等食物;若屬寒性,則應吃羊或牛肉等,不過攝取量不宜過多。

醫(yī)生解說:風濕關節(jié)痛不能吃什么
1、高脂肪類: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,能產生酮體,而過多的酮體,對關節(jié)有較強的刺激作用,因此風濕關節(jié)痛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類食物,如牛奶、肥肉等,炒菜、燒湯也宜少放油。
2、過酸類:如花生、白酒、白糖以及雞、鴨、魚、肉、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,超過體內正常的酸堿度值,則會使體內酸堿度值一過性偏高,使乳酸分泌增多,且消耗體內一定量的鈣、鎂等離子,而加重癥狀。
3、過咸類:吃過咸的食物如咸菜、咸蛋、咸魚等,會使體內鈉離子增多,而加重患者的癥狀。
醫(yī)生臨床建議,風濕早期癥狀較輕,不明顯。自身很難判斷,要通過綜合檢查,如風濕因子、血沉、C反應蛋白、x線等檢查項目。一旦確診就要盡快治療,早期時的風濕治療的效果是明顯的,治療時間和費用相對也較低。